查看原文
其他

首次亮相就帅炸全场,背后的这位科学家,你可知道他的名字?

北洋君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来源:北洋之家(ID:bypm2016)
致敬,“饮冰室”出身的“驯火者”!


国庆阅兵式上,
最让人振奋的莫过于
传说了十几年的“终极大杀器”,
——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
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七十多年前,
有两位一同留学美国的中国小伙儿,
很快成为朋友,
然而几十年后,
这一对曾经的朋友,
一个为美国设计了“民兵Ⅲ”导弹,
一个为中国造出了“东风”洲际导弹。

这位旅美八年,毅然回国
为国造“东风”的年轻人,
出身中国近代最显赫的“名门”,
父亲是梁启超,
哥哥是梁思成。
他,
就是“东风”系列导弹的主要研发者,
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梁思礼。


01、
从承欢父亲膝下的“老白鼻”
到矢志报国的爱国青年
  
梁思礼生于1924年8月24日,
当时的梁启超已经51岁。
老来得子,
让梁思礼一出生便备受父亲疼爱。
梁启超亲昵地称他“老baby”,
后来干脆汉化成“老白鼻”。


3岁的梁思礼

梁启超晚年,
一直居住在天津意租界的一幢房子里,
也就是著名的“饮冰室”
梁思礼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幼年时光。
当梁启超写作时,
他的书斋不允许孩子们进出,
只有梁思礼才拥有“特权”。
梁启超经常握着他的手,
给海外的哥哥姐姐写信,
教他写字的同时,
也灌输给他很多学习、做人的道理。
5岁那年,父亲梁启超去世,
梁思礼通过父亲留下的《少年中国说》等著作,
和父亲写给哥哥姐姐的数百封信,
进一步感受到了父亲那浓浓的爱国情怀,
以及父亲对子女们矢志报国的殷切希望。

1941年,高中毕业的梁思礼
申请到了美国嘉尔顿学院的全额奖学金,
上了赴美的邮轮。
在开往美国的邮轮上,左一为梁思礼

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梁思礼刚到美国,
就与国内断了联系,
一个独在异乡的17岁少年,
从此开始了独立的穷学生涯。
然而两年后,
他放弃提供全额奖学金的嘉尔顿学院,
考入有着“美国航空航天之母”、
“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普渡大学
改学电机工程,
只因为他迫切想学一门工业技术,
“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出力”。
(5年后邓稼先也进入这所大学学习物理)

1988年,重回普渡大学的梁思礼找到自己当年的毕业照
 
梁思礼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四年的学业,
又用了四年时间
取得了辛辛那提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他研究的方向是自动控制,
硕士期间就独立负责美国海军
舰船炮塔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炮塔瞄准等课题。
1949年夏天,
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梁思礼
便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那艘著名的
“克里夫兰总统号”邮轮,启程回国。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我离开时的感情,
只有期望,没有留恋”。

准备登船回国的梁思礼

02、
中国的导弹
必须做下去


1956年,国家制定十二年科学规划,
梁思礼负责了喷气技术部分
(即导弹和火箭)的起草,
更明确了余生所要奉献的目标:
研究中国人自己的导弹。
不久以后,梁思礼被正式调到
刚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担任自动控制研究室主任,
成为了院长钱学森手下10个室主任之一。

所谓的自动控制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导弹的自动驾驶仪。
它在导弹飞行过程中
遇到外界干扰偏离轨道时能够自动修正,
同时在接近目标时,
又按照制导指令改变飞行轨迹直接打击目标,
可以说是导弹的“神经中枢”。
可在当时,五院100多人,
除了院长钱学森,
没有一个人真正见过导弹或火箭。
梁思礼和别的室主任一样,
手里既没有资料,也没有任何相关仪器设备。
他们争分夺秒,经过反复分析试验,
成功的研制出完全合格的国产燃料和原件。
1960年11月5日,
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试射成功,
射程比它仿制的苏P—2火箭还要远一半。
两年以后,我国自行设计的
中程地地导弹(东风二号)即将试射。
出发前梁思礼对怀孕的妻子说:
“生了男孩就取名为‘凯’,女孩为‘旋’。
他相信一定能凯旋。
导弹发射当天,
为了更好地观察弹道转弯的情况,
梁思礼不顾危险
跑到发射架侧面一公里左右的地方,
他眼睁睁看着,
导弹起飞几秒钟后,
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
头部还冒白烟,
最后掉了下来,
地面砸出了一个直径20多米的大坑。

望着深深的大坑,
很多同志泣不成声,
梁思礼却始终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但他仍然给刚出生的女儿取名“旋”。

很多年后回忆起这一幕,他说:
“我从来不觉得会不行、得收摊了。
在我的想象里,
就应该做下去,必须做下去,
做不下去也要做下去。


两年后,东风二号导弹在酒泉发射成功,
从此我国拥有了自主研制的导弹。
可是梁思礼并未满足于此。
通过试验,梁思礼发现东风二号
原来采用的苏式技术有很大的隐患。
他果断跳出了苏联的框架,
创造性地研发出了全惯性制导系统,
不仅排除了山地地形的干扰,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导弹的制导精度。
我国首次“两弹结合”发射试验

1966年10月27日,
我国用这种完全自主研发的
“东风二号”导弹(改进型)携带原子弹
从甘肃酒泉发射,
准确命中新疆罗布泊的目标塔,
一举震惊了世界!

1966年“两弹结合”成功后,梁思礼(左二)与聂荣臻(左五)、钱学森(左四)等在发射现场合影。
如果说导弹如喷着火舌的莽兽巨龙,
那么梁思礼的“驯火史”
就是一本“失败者之书”。
他生命中的67年,
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
——从第一次试射起,
一个又一个十年,
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


可“摔”得越痛,
父亲梁启超的话便越发透彻真切:
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
况且,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
失败比成功“贵”得多。
正因为经历过无数次失败,
才有了梁思礼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

03、
回国,从来没有后悔过
 
中国的洲际导弹,被张爱萍将军称之为
“叫花子手里的打狗棍”,
在当年那个美苏争霸的时代,
它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两弹结合”成功之后,
梁思礼便开始了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研发。


洲际导弹飞行距离超过8000公里,
要求目标打击精度更高,
必须要用计算机控制制导系统。
可当时集成电路技术还不成熟,
世界上只有美国的“民兵”导弹
刚刚装上这种计算机,
实际运行中也是毛病不断,
苏联的根本还没有研发出来。
研究集成电路的弹载计算机的重任
就落在了控制系统总设计师的梁思礼身上。


受当时工作条件限制,
大量数据只能靠手工穿孔纸带输入,
运算一次要花很多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终于找到一个全新的制导和控制方法,
大大减少了集成电路数量,
有效降低了故障率,
不仅完美解决了导弹控制问题,
更为在国内大型工程上
广泛采用国产小型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可就在梁思礼和同事们
踌躇满志准备下一阶段的研究时,
那场巨大的风暴来临了。
梁思礼和家人们也未能幸免。 
梁思礼带妻子、孩子与母亲王桂荃合影

曾经,有人为他鸣不平说:
“您后悔1949年回国吗?
如果1979年回国,
这些灾难和痛苦也许就躲过去了。”
梁思礼马上愤愤地回答:
“这是什么话?!
我当初就是要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家,
建设百废待兴的祖国!
我以自己是第一代航天人自豪,
从来不后悔!
祖国需要的时候还不回来,
那留学还有什么意义?
梁思礼(左)在与屠守锷(中)、林宗棠(右)交谈

十年动乱结束后,
梁思礼重新回到业务领导岗位,
一直被迫搁置的洲际导弹也重新提上日程。
当时负责国防科委的张爱萍将军
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就是要向太平洋发射洲际运载火箭。


担任精度分析小组组长的梁思礼,
带领小组成员,
从设计、工艺、环境和可靠性
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精度分析工作,
模拟了各种情况,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980年5月18日,远程火箭从酒泉基地点火,
在飞行了9070公里后,
准确落在了南半球预定海域。
后方总指挥部里一片沸腾!
聂荣臻元帅激动地握着梁思礼的手说:
“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
你们立了大功。
中国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成功

1976年—1978年,
梁思礼任“长征三号”火箭控制系统负责人,
1978年后又兼任“长征二号”火箭副总工程师。
相对于其他项目而言,
火箭的系统十分庞大,
涉及到的领域、人员众多,
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

多次的试验失败,
让梁思礼深深感到质量和可靠性
对于航天事业的重要意义。
他开创了“航天可靠性工程学”,
提出“质量可靠性是设计出来、
生产出来、管理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实验和统计分析出来的……”

自1975年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后,
“长征二号”系列火箭
连续将23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地送上天,
更在后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的唯一运载火箭,
神舟号系列、天宫号系列均由其发射成功。
而长征三号火箭则成为发射
地球同步卫星的良好载体,
遍布天际的北斗导航卫星大多数由其发射。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梁思礼与杨利伟等航天英雄合影
04、
唯有爱国这一课
我不曾落下半节


作为梁启超的儿子,
梁思礼曾经享受着父亲光环
给他带来的无比荣耀,
也曾在特殊时期遭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当有人问到梁思礼,
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
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梁思礼的回答是:
“爱国!
梁思礼后来谈到,
哥哥姐姐们都曾受过父亲言传身教,
只有他幼年即与父亲永别,
国学功底自己最差,
但爱国之心,
是传承在梁家的基因里的,
“唯有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1974年,
50岁的梁思礼被下放到河南养猪,
人们都为之愤愤不平,
可梁思礼却自得其乐,
每天打猪草、拌猪食、清猪圈,
干得高高兴兴。
他把一头头猪
养得健健康康、肥头大耳,
他看着心里高兴,
还穿戴整齐了与它们合影留念。
那时候,他时常以父亲的话来劝慰别人:
“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
那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 


梁思礼在用电脑播放古典音乐


2016年4月14日,
91岁的梁思礼在北京的家中去世,
他的葬礼上播放的不是哀乐,
而是《圣桑小提琴协奏曲》,
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北京植物园内的梁启超墓,
“老白鼻”从此永远陪着他的父亲了。
在百余年的近代中国史上,
梁家是名副其实的“精英”家庭,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
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
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三子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25岁英年早逝;
次女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
四子思达,著名经济学家;
三女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
四女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参加革命,跟随陈毅;
五子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梁家子女的成人成才,
当然是父亲梁启超的言传身教,
起了重要作用。


梁启超社会事务繁杂,
但他没有忽视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他一生所写的家书超过百万字,
字字都是满满的爱。
从他写给子女们的400余封家书中,
可以窥见梁氏家教的魅力。
在家书中,
梁启超对子女们读书、写字、学习课程,
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等等
各方面都给予指导,
但从不强迫命令。


他特别关注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
希望自己的子女都具有
“不惑”、“不忧”、“不惧”的君子德行,
养成健全的人格,成为新民。
无论遇到何事都能有睿智的判断,
坚定的信念和勇敢不惧的精神。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1916年1月2日致思顺书
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之萎葸。——1923年7月26日致思成书
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1927年5月13日致思顺书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1919年12月2日致思顺书


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比个人长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


——1927年1月27日给孩子们书


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


——1927年5月26日与孩子们书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1923年11月5日致思顺书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1927年2月16日给孩子们书


晚年的梁启超曾写下:
“人必真有爱国心,
方可以用大事”,
来告诫留学海外的子女。


不曾落下半节爱国课的梁思礼
一生丰富多彩、贡献辉煌!


与那个年代国防科技战线上的所有人一样,
他的身影被大戈壁上的黄沙遮掩,
他的名字被打上绝密的标签,
他的事迹无人知晓,
连同他的亲朋好友、儿子女儿,
都不清楚他的具体工作。
他曾说过,“爱国,不需要理由”,
在今天,
当“东风”系列集体亮相,
当“东风41”被外媒称为
“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导弹”时,
请让我们一起铭记和缅怀他!
“饮冰室”出身的“驯火者”
——梁思礼 !


本文参考文献:《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央视《大家》《梁思礼:梦想与火箭齐飞》,百度百科等。


来源:北洋之家(ID:bypm2016),有人文情怀的文化微刊。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